延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欢迎您报考
TUhjnbcbe - 2021/8/29 5:43:00
儿童白颠疯怎样治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39.html

yan

da

jing

guan

学院简介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在原管理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前身可追溯到年中国共产*在延安创办的行*学院财经系。年学校筹备建立了管理系,年正式招生,是延安大学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学专业教学单位。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设有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6个学科专业方向。拥有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金融俄语1个特色本科专业。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会计、金融、旅游等4个综合实验室,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获批国家级研究平台“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陕西省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地厅级创新团队2个、专业学位案例库1个;年获批陕西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点,年获批会计专业硕士(MPACC)。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现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实力比较雄厚的师资队伍,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坚实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院已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合作,注重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并富有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精神,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现有各类在校学生余名,其中国家统招硕士研究生余人,陕西工商管理硕士余人,学生在全国会计实务大赛、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管理模拟决策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13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45名,近年来,批准立项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发表CSSCI期刊及以上级别期刊学术论文余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9项。

师资队伍和科学研究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教授14人,特聘教授6人,副教授31人,其中博士21人,硕士53人。目前,学院有在校普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多人,继续教育学生近人。近三年,先后派出12人赴美国、新加坡、泰国、俄罗斯等国的知名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西交大利物浦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进行访问学习,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2名教师赴澳大利亚、新加坡学习。

金融俄语专业赴俄见习

旅游管理专业赴泰国见习

“十三五”期间,我院获批国家级项目5项,分别在年和年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我院承办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百年奋斗目标与农村土地问题高层研讨会。获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2项、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陕西省社科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13项、十二五规划项目5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9项;延安市科技厅项目2项;延安市社科联基金项目20项;榆林市科技厅项目1项;校级项目30项,纵向项目共计到账经费.1万元。获批横向项目28项,共计经费.14万元。我院教师发表论文篇,其中权威B文章11篇、SSCI/SCI15篇、人大复印资料11篇、新华文摘1篇、CSSCI21篇、CSCD5篇、CSSCI-E5篇;北大核心89篇;出版专著21部。荣获各类奖项6项,其中张金锁教授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综述与创新测度研究》在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张金锁教授的《延安精神》在年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王进教授的《西北地区合作社嵌入与村社组织联动治理机制研究》在年获延安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在年分别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王进教授的科技创新团队“农业技术创新与乡村社会治理科技创新团队”获得延安市科技创新研发平台评估考核优秀奖。

专业介绍经济学系:该系专业学制4-6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经济学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能在科研机构、相关*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学研究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治经济学(资)、*治经济学(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学等。

金融学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基本金融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好的金融实务操作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统计学、保险学概论、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等。

工商管理系:该系专业学制4-6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计学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管理定性、定量分析技术,熟悉我国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胜任会计实务与财务分析,能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等。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企业管理有关方针、*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惯例与规则,具有团队精神、沟通技能与管理实践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人文素养较高,实践能力较强,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策划、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旅游学、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心理学、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通晓基本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知识,掌握商业研究分析与经营管理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面对不确定性环境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新规律与新机遇,创新应对新问题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经理人,为*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实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工作分析、绩效管理等。

办学特色

学院认真贯彻“立身为公、学以致用”校训,以“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延安精神特质培育时代新人,采用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积极打造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院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开设了金融俄语卓越人才实验班,拟开办工商管理俄语人才实验班,与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大学、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大学签署本科“2+2”联合培养协议,拟于年秋季开展联合培养。依托延安大学“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地”,积极探索红色旅游产、学、研为一体的发展新模式,与泰国博仁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带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赴泰国博仁大学开展专业实习见习活动,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与中博教育集团合作开设ACCA、CPA人才实验班,培养国际高端财经专业人才。近三年先后派出40多名学生赴美国、韩国、日本、台湾等高校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国际合作

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3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成学院大学生实训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区域性学科竞赛,在全国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商道比赛、会计实务大赛中获得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8次的优异成绩。学院为宝塔区、富县、宜川县的城市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具体可操作的方案,提高了综合治理的能力;为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公司“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提供具体方案,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与多个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与陕旅集团延安唐乐宫公司、陕西*河壶口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灌通”品牌分别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满足不同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实践需求。西安鹏胜教育公司设立了“考学奖”、杰出校友饶义钟、贺杰、王梁栋等设立“百年问道经管奖教金”。学院主办第二届乡村发展延安论坛、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年度“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会议”,主办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年教学点工作研讨会。

师生参加地方*府高质量发展论坛

师生学术交流

冯根福教授指导

教学设施

学院现拥有独立的教学办公楼和高标准的教学设施,建成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金融学实验室、旅游教学实训室等实践教学平台,引入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硬件、软件设备,搭建起专业融合的综合实训平台(云平台),基本满足学院各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现正在通过申报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中央财*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进一步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

实验室

学生竞赛

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年陕西省第二、三届“福思特杯”大学生会计应用技能竞赛获得团队“二等奖”荣誉称号;年5月27日,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漫川关杯”市场营销大赛,获得团体二等奖;年11月25日,参加全国大学生“智汇杯”多组织企业供应链虚拟仿真经营决策大赛,荣获特等奖;年在第五届“互联网+”项目竞赛中,学生张雯静主持的项目《糖果写作营》获得省级银奖,牟康主持的《新型太阳能背包》获得省级铜奖,在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6名同学获得国家二等奖9位同学获得国家三等奖,9位同学获得校级优秀奖。年4月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获得团体三等奖;年9月参加由陕西省教工委组织的“天竺山杯”市场营销大赛,获得二等奖;年10月参加陕西省第四届“福思特杯”大学生财税创新大赛获得团体特等奖,代表陕西赛区参加12月14日在武汉举行的年第二届“福思特杯”全国大学生财税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年12月7日,参加第十三届“新道杯”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陕宁赛区),获得团体三等奖2项。这些竞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院学子奋发向上、勇于挑战自我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生比赛

学生活动

学院网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欢迎您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