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超越谱新篇》
第11期延安篇
将于今晚21:10陕西卫视播出
大型理论节目《追赶超越谱新篇》本期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年至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艰苦奋斗了十三个春秋,孕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期节目邀请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谭虎娃教授作为理论专家,西安交通大学闫天怡、西北大学赵一迪组成青年实践团,共同追寻红色印记,弘扬延安精神。
保护革命旧址就是保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延安是全国红色革命旧址数量最大、分布最广、规格最高的地方。全市现存处革命旧址,30座革命类纪念馆,这些革命旧址和纪念馆都是面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与生动课堂。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茆梅芳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延安革命纪念馆推出了系列展览。其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展区以“抗大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劳模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南泥湾精神”和“延安整风精神”七个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为主要内容,向观众呈现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包括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址和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两部分。鲁迅艺术文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被誉为“新文艺摇篮”。
鲁艺旧址
延安鲁艺文化园区主任刘妮
自年以来,按照革命旧址修复保护原则,桥儿沟居民搬迁与革命旧址的修复保护并行,在桥儿沟东山建设个人艺术家博物馆群,并将居民安置到新的保障小区,这既是文物修复保护工程,也是民生工程。
年改造前的桥儿沟旧照
改造后的延安鲁艺文化园区
“十四五”期间,鲁艺文化园区建设将向南北发展,建设鲁艺文化培训中心、文化产业园区等。
在延安市黄龙县,县委县政府从“用心学党史”、“真心办实事”、“精心谋发展”三方面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两微课堂”,聚焦“两张清单”,落实为群众办民生实事,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共黄龙县委办公室正科级督查员冯雷
石堡镇城东社区作为黄龙县党史教育落实的特色片区,开展了“心愿树”、“感悟墙”、“小账本”等便民志愿服务,通过30名网格员组成队伍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切实解决公共问题与民生问题。
黄龙县石堡镇城东社区吉家河片区
“小账本”
“心愿树”
“感悟墙”
网格员韩慧芳为居民送上轮椅
在黄龙县圪台乡马场村,村党支部书记荆发明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迷彩服书记”,退伍后的37年间,他一直为乡亲们服务。马场村通过“板凳会”的形式,定期传达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听取村民意见,并组织评选道德模范和致富典型,引导乡风文明建设。村党支部带头大力发展农副产品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黄龙县圪台乡马场村党支部书记荆发明
黄龙县圪台乡马场村第一书记薛文君
“板凳会”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源地。近年来,按照延安市委市政府规划、部署,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发展红色教育培训、生态农业等多个产业,打造一二三产融合旅游示范区。在“十四五”期间,南泥湾开发区将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农业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鉴君
华润集团在南泥湾镇马坊村打造了红色希望小镇,向马坊村村民提供住房帮扶与产业帮扶,助推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
马坊村党支部书记李新(左一)
华润希望小镇负责人倪自由(右一)
南泥湾镇马坊村华润希望小镇
华润希望小镇
小镇居民新房
延安,记载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助推延安“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
9月10日21:10陕西卫视播出
《追赶超越谱新篇延安篇》
更多精彩敬请收看
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打造大型理论节目《追赶超越谱新篇》。节目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金句”,结合当前全省各地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和发生的深刻变化,着力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打通理论宣传的“最后的一公里”,架设起理论与大众的桥梁。
指导单位: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广播电视局
理论支持: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鸣谢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延安大学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延安市革命纪念地管理局
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鲁艺文化园区
中共黄龙县委宣传部
来源
《追赶超越谱新篇》节目组
编辑
刘梦甜
校对
谷晴仝彤程丹
审核
丰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