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马海德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周总理
TUhjnbcbe - 2025/4/23 22:2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前言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是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全国能获得此项殊荣的只有人。年至年,马海德在宋庆龄的介绍下,长期受邀担任毛主席的保健医生职务,在此期间,马海德与周苏菲夫妇二人与毛主席以及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图:马海德医生晚年照

结识宋庆龄,主动提出为中国革命服务

年11月,时年23岁的美籍黎巴嫩人乔治·海德姆以优异的成绩从瑞士日内瓦医学院毕业,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怀着一颗治病救人之心来到了上海。来到上海之后,他致力于研究当时所谓的“东方热带病”,并医院等地工作,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之后自己出资开了一所小诊所。

图:幼年的乔治·海德姆

当时,在美国的父母听说自己的儿子不远万里跑到中国工作,就写信问他:“中国离美国那么远,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但海德姆在目睹了中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之后毅然决定留下来在中国定居,而就在这时,他认识了对中国红色革命十分关心的史沫特莱等人。

通过对中国旧工厂的职业病调查,海德姆渐渐意识到,给穷人治病不仅仅要医好他们的身体,更要想办法医治旧中国黑暗社会的“顽疾”。他从史沫特莱那里弄到了一本《中国红军在前进》的书籍,从那里他得知中央苏区的消息,也间接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史沫特莱曾经对他说:“医生仅仅靠救死扶伤是救不了中国人的,我们应该共同为中国社会做更多的事情,让广大劳动人民都能得到医疗照顾。”从此,海德姆开始一边行医,一边接触红色革命书籍,渐渐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

图:上世纪30年代的乔治·海德姆近照

不久之后,他结识了中国民权保障组织的宋庆龄同志,当他提出要为中国革命贡献自己力量的想法时,他的想法得到了宋庆龄的有力支持。不久之后,他的诊所就成为了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并且经常会照顾一些特殊的“病人”。他开着自己的私人小汽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为地下党组织辗转奔波。在日常工作之中,他产生了想要前往苏区工作的强烈愿望。

年夏,正在工作的海德姆接到了宋庆龄的一封信,说是有要紧的事情,让他晚上一定要过来自己这边一趟。当海德姆如约而至时,宋庆龄激动地握着他的手对他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前往苏区工作的愿望终于就要实现了!”随后,宋庆龄告诉海德姆,中共中央已经决定,派一位西方记者和医生前往陕北地区进行随访活动,了解党中央的抗日生活。

图:年乔治·海德姆在上海的小诊所

在宋庆龄的秘密安排之下,海德姆匆匆登上了北上的火车,他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之中除了装着关于第三国际发展统一战线的一些文件,还有一些带给红军们的宝贵医疗器械。此时在上海的鲁迅先生得知海德姆要前往陕北,就特地让他给毛主席捎去了一根金华火腿。到达西安之后,海德姆和一位名叫“王牧师”的地下工作者接了头,而事实上这位“王牧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董健吾先生了。

年7月9日,海德姆和随行记者斯诺来到了位于陕西省安塞县陕北红军的前沿指挥部,周恩来同志亲自在前沿地区接见了两位千里迢迢从上海赶过来的外籍人士。随后,周恩来递给他们一张行程表,并且激动地握住了海德姆的双手:“欢迎你们来苏区做采访和考察。”不过这里距离毛主席所在的地方还有段距离,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两人随后换乘马匹,骑着马前往陕北保安县见毛主席去了。

改名马海德,留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7月15日,毛主席在保安县接见了斯诺和海德姆,开始了他们第一次的对话。毛主席首先对斯诺说:“你们通过国民党十万大军的封锁,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这里进行采访,我代表党中央欢迎你们的到来!也希望你们能够如实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你们可以前往苏区的任何地方采访调查,不受任何限制。”随后毛主席又转过头对海德姆说:“海德姆医生的医术很高明,我们红军这里的医疗条件实在有限,还希望你能够帮助我们,指出我们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图:延安采访时期,海德姆与彭德怀合影

一个多月之后,两人的采访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从这次采访和考察之中,海德姆进一步了解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军民们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上的充实生活,并且进一步了解到了中国革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形势。9月底,他们带着大量的资料回到保安,两人分享了一些在前线采访的具体感受。

斯诺说:“这次采访让我收获很大,这里和南京国民政府所宣传的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结束采访之后,我打算写一本《红色中国名人录》出来,但手里的资料还不够完善,因此我打算前往北平图书馆一趟,那你有什么打算呢?”

海德姆考虑了一下,对他说:“我和你是不一样的,你是记者,而我是一名医生,既然红军需要我,我就应该参加革命,所以以后我想在这里留下来。这次我写了一份苏区卫生的调查报告,我打算把它留下来,作为留在苏区的申请书。除此之外,我还打算取一个中国名字,打算叫马德海,你看怎么样?”

图:年,毛主席在延安会见毛主席

“乔治,我的老朋友,虽然对你的选择我感到很意外,但我在想,你是对的,因为红军需要你!”停顿了一会儿之后,斯诺又问:“马海德这个名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海德姆说:“我的祖籍是黎巴嫩,那里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我的名字‘海德姆’在阿拉伯语就是‘骏马’的意思,再加上当地群众很多人都姓马,这样也方便拉近群众的距离,这个名字也算中西结合吧!你觉得怎么样?”

“我看可以!”斯诺点点头。

此后,海德姆正式改名为“马海德”,留在中央红军担任卫生部顾问,他也成为了第一个献身中国革命的外国医生。上至毛主席,下至普通群众老百姓,都喜欢找他看病,他也被称之为“万能博士”,能够处理很多疑难杂症。年底,马海德奉调担任毛主席的保健医生,为保护毛主席的身体健康做了很多工作。

与周苏菲结合,毛主席称马海德为“中国女婿”

年冬,马海德的小诊所之中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八路军女战士,因为感冒请他诊治,这位女战士名叫周苏菲。她从小知书达理、亭亭玉立,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16岁的时候就登上了荧幕,成为了左翼文化运动的一颗新星,人们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名叫“小百灵”。年,周苏菲跟随进步文艺团体撤到昆明,由于遭到国民党的残酷迫害,当地地下党组织安排她辗转多地来到了延安。

图:少年周苏菲照片

周苏菲的出现让马海德心中一动,曾经两次谈恋爱失败的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为了治好她的感冒,马海德为她精心配制了两瓶药水。第二天,他又给周苏菲用粉红色的信纸写信说:“我希望你能按时服药,早日恢复健康,让我再次看到你那美丽的微笑!”这次事件就成为了两人爱情萌发的起点,两人很快就越走越近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马海德问周苏菲说:“亲爱的,答应我,我们结婚吧!”周苏菲认真思索了一番,对他点了点头。

马海德高兴之下,就二话不说,骑马径直跑到了红军总政治部。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如同一阵旋风一样冲入了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的家里,此时的王稼祥还躺在床上睡觉,看到马海德来了,他急忙起床。“王主任,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要结婚了!”

王稼祥眨巴了一下眼睛,之前可是从来没听说过他谈过恋爱呀。“和谁呢?”

图:年,马海德与周苏菲结婚照

“周苏菲!”

“啊,就是鲁艺的那个小姑娘吗?你的眼光不错呀!你这谈恋爱还偷偷摸摸的,连我这个总政治部主任都不知道!”王稼祥感慨道。

“没错,我马上就要和她结婚!”马海德用肯定的口气回答道。

得到上级批准之后,马海德又拉着周苏菲前往边境政府进行了婚姻登记,马海德笑着称这是“中美结合的早期成果”。事后,毛主席高兴地称马海德为“中国女婿”。婚后两人的生活是甜蜜而幸福的,不久之后,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儿子周幼马。

康生点名要整马海德,毛主席当场拍桌:你们别打他的主意

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时任中央总学委副主任的康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抢救运动”,制造了一大批冤假错案,而马海德作为一个外国人,也被康生点名列入了“抢救”的名单之中。有部分党内人士认为,他作为一个外国人,自愿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来到陕北,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政治背景,甚至还有人诬陷他是“国际间谍”;除此之外,和马海德结婚的周苏菲也受到了牵连,有人指责她和马海德结婚就是为了吃面包和黄油。苏菲就笑了:自己哪里有吃过这些东西,每天能有两个馒头吃就不错了。

图:马海德与毛主席握手照

这一系列的攻击让马海德很是痛苦,尽管如此,他并没有退缩,心中在想:“不管如何,我的心永远忠于党中央、毛主席,只要是革命的需要,个人就算经历一些痛苦和挫折,也不应该有所怨言。”

后来,马海德被康生等人攻击的事情被毛主席和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同志知道了,毛主席当场一拍桌子,立刻指示有关部门停止对马海德的“抢救行动”,并且警告康生:“你们别打他的主意!马海德的情况我了解!”在毛主席和周恩来等同志的保护下,马海德得以平安无事,而后来党中央也及时纠正了整风扩大化的问题。

毛主席与马海德夫妇合影: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认真

延安时期,毛主席有一段时间住在距离马海德夫妇家附近不足二百米的地方,因此相互之间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有的时候,辛苦工作的毛主席难免会头疼脑热,这时候毛主席就会把马海德大夫请过去为他诊治。由于长时间伏案写作,毛主席的颈椎出现了一些不适,因此马海德就建议毛主席多进行体育锻炼,并提议和毛主席一起打乒乓球。

图:毛主席正在打乒乓球

先开始,毛主席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推辞说:“我不会打。”马海德耐心劝毛主席说:“没关系,慢慢打就会了。”于是他就专门聘请水泥匠,按照正规乒乓球台的规格制作了一个乒乓球台。先开始,毛主席刚上手的时候,基本接不住一两回合球就会落地,但他依然坚持着,态度十分认真。到了后来,毛主席的乒乓球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身体情况也有所好转,而除了打乒乓球之外,毛主席还经常和马德海夫妇下棋、打牌、跳舞等等,对待每项运动,他总是认真对待,遵守游戏规则的。

有一次,毛主席请马海德夫妇过去聊天,吃了午饭之后,马海德就和毛主席说:“主席,让苏菲和您照张相好吗?”毛主席点了点头:“嗯!”于是就开始认真整理自己的发型和衣着,然后走出窑洞,和周苏菲站在了一起。此时,警卫员也将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和马海德的儿子幼马领了过来,他们正好站在几位大人的面前。

图:年,毛主席与马海德夫人周苏菲、李讷、幼马合影

由于幼马天性好动,为了让他安静下来能够照相,马海德就将手里的打火机递给马海德玩耍。此时站在毛主席身边的李讷看到对方有这么好玩的东西,而自己却没有,于是不由分说一把就把幼马的打火机给抢走了,幼马眼看自己的“玩具”没有了,和李讷抢打火机又抢不过(李讷比幼马大两岁),因此就委屈地哭了。

周苏菲眼看这种情况,就急忙弯腰给两位小朋友劝架,但毛主席却还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等着马海德拍照,此时的马大夫立刻按下快门,拍下了这一生活之中的真实情况。拍完照之后,毛主席这才弯腰俯下身来分开两位小朋友,并且毛主席丝毫不偏袒女儿李讷,教育女儿说不应该抢走别人心爱的东西。后来,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怕“认真”两个字了,而共产党就敢讲认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毛主席向周苏菲鞠躬:我叫你阿姨

北平和平解放不久之后,一天早晨,毛主席的秘书给马海德夫妇打电话,邀请他们全家前往中南海吃晚餐,到时候会有专车来接。得知这一消息的两人激动不已,因为这是自进入北平之后他们第一次去见毛主席。

图:周苏菲与小幼马合影

到了中南海之后,毛主席抱起小幼马说:“小驹子快让我抱抱!”然后又招待马海德夫妇进入宴会厅,两家人谈笑风生,亲如一家。吃完晚饭之后,宴会大厅的舞会正好开始,此时周苏菲正好坐在毛主席的身边。按照惯例来说,马海德一般都会和自己的夫人起第一支舞,然后再去找其他人跳舞,但这次音乐响起之后,马海德却径直站了起来去找其他人起舞去了。

苏菲猜到,丈夫的想法是,既然毛主席坐在她的身边,那么肯定毛主席会和她一起跳舞。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跑过来向苏菲鞠躬,想要请她和自己一起跳舞,结果周苏菲就开玩笑说:“你叫我阿姨,我就和你一起跳。”其实当初在延安的时候,毛岸英和周苏菲就很熟悉,并且两人相差的岁数并不大,因此每次毛岸英见到周苏菲都是直呼其名,结果苏菲就不回应他,还对他说:“你看李讷都叫我阿姨,你也得叫我阿姨。”这次她又把话头搬出来,毛岸英毕竟还是害羞,不肯叫周苏菲阿姨,结果双方就僵持了一段时间,毛岸英显得很窘迫的样子,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

图:马海德,周苏菲与苏联医生阿洛夫合影

就在这个时候,坐在一旁的毛主席突然站了起来,对周苏菲鞠了一躬:“好啦,我叫你阿姨,和我一起跳舞吧!”看到毛主席微笑着为毛岸英解围,周苏菲反而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就和毛主席一起跳起舞来。

在舞蹈之中,周苏菲能够感受到,毛主席的舞蹈和他的书法一样,都是大手笔、大动作,每个动作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停顿,以方便舞伴跟上他的节奏。苏菲又回忆起在延安时期,当时的娱乐活动严重依赖由印度医疗队带来的那数十张唱片,在当时的舞会上,除了周总理的舞姿最为标准之外,其他人的舞姿只能说一般般,不过那个时候,毛主席因为工作忙,几乎没有时间跳舞。

毛主席也发现苏菲似乎在想什么事情,于是就问她:“现在相比延安时期,是不是气氛有所不同呀?”苏菲点点头说:“现在可比以前好多了,现在有乐队伴奏,以前都是靠唱片,就算不跳舞,听着这些优雅的音乐也是很舒心的。”

周总理许诺:第一个让马海德加入中国国籍

在延安时期,马海德就想要加入中国国籍,周总理得知之后向他许诺:“等全中国解放之后,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得知这一消息的马海德十分高兴,更是在医疗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据统计,仅在年至年,他救治的伤员就多达4万余名,马海德为共产党的医疗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青春。

图:年,马海德(右二)与美军观察组成员合影

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马海德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并且还多了一份喜悦:原来周总理正式批准了马海德的入籍申请,他终于正式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员,他拿到了周总理亲笔签名的中国国籍证书。开国大典举行数天之后,毛主席请马海德夫妇前往中南海,他亲自设宴招待。在吃饭的时候,毛主席站起来为马海德夫妇举杯说:“祝贺马大夫啊!原本算是个‘中国女婿’,现在可倒好,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中国人!”

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而奋斗

年,马海德被任命为新中国卫生部顾问,他首先指定的目标就是消除性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会同有关专家亲自制定了各项计划,并且经常带着医疗队伍长途跋涉前往各地为一线病人服务。在这一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之后,马海德毅然向另一种传染病开战——麻风病。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麻风病人的总数大约在50万人左右,除了30多所医院之外,新中国对麻风病的防治可以说几乎是一个空白。

图:马海德医生正在给孩子看病

在马海德的倡导之下,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之中把“防治麻风病”写入了发展规划之中。10年之后,就在马海德踌躇满志地进行工作时,忽然而来的“文革”打断了中国麻风病的防治工作,他所在的麻风病研究中心更是被列为了“修正主义中心”,他自医院当了一名门诊医生,甚至还被派去打扫厕所。

就在这时,有人偷偷劝说他带着妻子离开中国回到美国,他却回答说:“我热爱着这个国家,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别人就劝他:“中国已经不爱你了。”马海德就生气地反驳说:“谁说中国不爱我?只要中国共产党爱我,中国人民喜欢我,那就足够了,难道我还指望让那一小撮坏蛋喜欢?他们的日子注定不会长久的!”

图:年11月,邓小平出席马海德来华50周年表彰大会,与马海德谈笑风生

“文革”结束之后,马海德夫妇终于得到了平反,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年11月,人民大会堂为马海德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会,以表彰马海德来中国工作50周年。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了马海德在新中国医疗卫生工作方面的伟大功劳,并且还用双手紧紧握着马海德的手说:“50年,不容易啊!”

年10月,马海德不幸因病去世,遵照他生前的遗嘱,他的三分之一骨灰被放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三分之一送回他的老家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市,还有三分之一被放在中国革命的红色大本营延安。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海德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