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为人民服务
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千余人,在延安凤凰山脚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为一名普通战士举行了庄严而肃穆的追悼会。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撰写挽联,并发表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悼念讲话。这名战士就是张思德。
张思德,年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他参加红军,在战火与硝烟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红军战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作战机智勇敢,曾在一次战斗中创造一人夺得2挺机枪的战绩。年,张思德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年春,张思德在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班长。作为班长,他总是承担全班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因为粮食不足,战士们经常吃不饱,通信班的战士又都是小伙儿,加上经常外出送信走远路,饭量比较大。为了让大家多吃一些,每次吃饭时,张思德总是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地撂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打水。在他的带领下,全班战士都干劲儿十足,工作成绩也异常出色。
年10月,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备团,因班干部需精简下派,所以领导决定将张思德由班长改为战士。面对职务上的调整,他欣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并说道:“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不久,他被调到延安枣园,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自此,他便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警卫工作中。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中央领导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还经常主动为驻地打扫卫生、铺石垫路、修补窑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年初,为响应党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张思德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来到距离延安30多公里外的安塞县生产农场,并被选为副队长。夏末秋初,张思德带领突击队员进入安塞县林区烧制木炭,准备过冬。他不怕苦、不怕累,处处树起模范标兵的大旗:白天,他巡视炭窑,掌握火候;晚上,他也要起来数次,观察烟色。窑里温度很高,有的木炭出窑时还带着火星,但每次出炭,他总是第一个钻进窑中作业。战友们见他大汗淋漓,脸被烤得通红,便一再请求他交换下位置,但他总是执意不肯。在张思德的感召下,战士们夜以继日埋头苦干,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烧炭5万多斤。9月5日,张思德带着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受雨水影响,炭窑突然坍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友小白推出窑口,小白得救了,年仅29岁的张思德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3天后,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站在土墩上,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打着强有力的手势,沉痛而坚定地发表讲话:“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篇讲话经整理后收入《毛泽东选集》,题为《为人民服务》。
彭雪枫:“共产党人好榜样”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杰出指挥员,军事家。他投身革命20年,被誉为“共产党人好榜样”。
彭雪枫,年生,河南镇平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10月,彭雪枫参加了万里长征。年2月25日,彭雪枫领导的红十三团接受了抢夺娄山关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天拂晓,他率部队顶着刺骨的寒风,急行30里赶到娄山关,但此时娄山关已被国民党军王家烈部占领。彭雪枫冷静地观察完地形后,决定先派一个连迂回到敌人侧右背,以吸引敌人的注意,主力部队则迅速移动,旨在夺取旁边的制高点——点金山。红军战士攀悬崖、登峭壁,在烟尘遮天一片杀声中拿下了点金山。将近黄昏,天降微雨,战士们又忍受着饥饿与疲惫,一鼓作气冲下山去。在彭雪枫的亲自带领下,经过连续冲锋,娄山关上的“敌人好像竹竿之下的鸭子,呼哈呼哈地滚下去了”。娄山关占领了!娄山关是我们的了!此后,彭雪枫在第二次占领遵义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战役战斗中均显露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华,并屡建战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彭雪枫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辗转鲁、豫、皖、苏等地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年初,彭雪枫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他在竹沟开办了军政教导大队,参照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模式办学,广泛招收各地爱国青年入学。彭雪枫亲自为学员授课,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知识,并勉励他们将来要积极投身抗日斗争。虽然学校条件艰苦,睡的是地铺,吃的是糠菜,课堂在树下,操场在河滩,但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救国之心迫切,均表示随时准备着为抗日贡献自己的力量。
年9月,彭雪枫组建了新四军游击支队,领导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在运河线、黄泛区与日军展开游击斗争,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
年8月,彭雪枫执行中央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9月11日,部队取得了八里庄歼灭战的胜利。就在这场战斗即将结束时,彭雪枫登上城墙指挥作战,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
年初,毛泽东、朱德等亲自参加了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的彭雪枫追悼大会,毛泽东赞扬他“是共产党人好榜样”。英雄无言,英名永在。
来源:党建网、党建微平台
不信谣不传谣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