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八一”建军节,《科普时报》刊发了我的文章“我军‘第一枪’设计师刘贵福”。介绍了我国第一代红色军工专家,我军第一位步枪设计师刘贵福。
刘贵福和他设计的无名式马步枪在抗日战争年代,我国许多技术人才为了抗日救亡,奔赴抗日根据地延安,为八路军制作杀敌的枪械武器,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创造出光辉的业绩,成为我国第一代“红色军工专家”,刘贵福就是其中的一位。
刘贵福是我军第一位步枪设计师,八路军第一支自制步枪——“无名式马步枪”的设计制造者。他带领兵工战士们,开创了人民兵工自主研发制造武器装备的先河。
刘贵福年生于山东省宁津县,年轻时曾冯玉祥的在西北边防督办公署修械所学习枪械修理和制造,后来又辗转于一些地方兵工厂。他聪明好学,很快就成为出色的技术人才。年8月,日军攻打太原,正在太原兵工厂做工的刘贵福等16名工友受共产党感召,跋山涉水投奔延安参加抗日。到达延安后。刘贵福被分配到位于延安东约8公里的柳树店兵工厂。当时的八路军兵工厂设备简陋,工具设备奇缺,主要原材料是铁路道轨和废旧钢铁,大量工作以手工操作为主。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刘贵福和工友们钻研出很多土方法,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修好轻、重机枪多挺。当年11月,日寇轰炸延安,因为我军没有高射武器,不能对敌轰炸机进行有效的还击,刘贵福带领工友对马克沁机枪进行改造,寝忘食地研究设计图纸,加班加点地进行装配制造,最终改制成功连发性能好、枪架稳定、转动灵活的高射机枪,为保卫延安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用自制步枪进行训练年3月,八路军兵工厂迁往安塞县茶坊村,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分东厂(枪械修造部)和西厂(机器制造部)两部分。刘贵福任东厂负责人。当年年底,军工局委托枪械修造部制造八路军自己的步枪。刘贵福和工友孙云龙等人开始设计制作模具和样枪,他们以捷克式卡宾枪(马枪)为基础,经过多次制作,设计出步、马枪结合,加折叠式三棱刺刀的新型步枪。该枪枪身轻便、灵活机动、性能精良,非常适合八路军对日寇开展游击战、运动战,在年4月25日,列为“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展品,标为“无名式马步枪”,并获得甲等产品奖。刘贵福作为主要设计者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毛泽东主席在展览会上拿起枪来仔细端详,高兴地称赞:使上我们自己造的枪啦!枪造得很好嘛。并亲自为刘贵福题词:“刘贵福同志,你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
年10月,刘贵福又被调到八路军军工部一所(黄崖洞兵工厂)任副所长。当时军工部的枪都是用手工制作,尺寸不标准,许多零件不能互换,各厂造的步枪型号、规格不尽相同,性能各异,产量少,质量差,成本高,常常在战斗中发生故障。怎样把各厂制造的各种规格的枪支统一起来,实现步枪的制式化,是当时必须解决的一件大事。针对当时的战况和战术,刘伯承提出:步枪是一种近战武器,只要能在米以内射击准确,越轻越灵巧越好。按照刘伯承有关步枪设计的理论,刘贵福在军工部总部军士部刘鼎部长的指导下,废寝忘食的投入研究。他带领同事对无名式马步枪进行改造升级,经过反复试制,终于于年7月完成。该枪的特点是体积小、射击准确、外观漂亮。枪上可自动展开又能固定的三棱刺刀,非常适合近战肉搏,对争取白刃战的胜利至关重要。刘鼎带着新枪到八路军总部汇报时,受到彭德怀、左权等首长的肯定和赞扬。因为正好赶上8月1日,“无名式马步枪”被正式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从此我军有了自己设计制作的制式步枪,由军工部各厂统一成批生产,大大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以刘贵福为代表的老兵工战士们,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创建了光辉的业绩,铸就了人民兵工不朽的精神丰碑。
新中国成立后,刘贵福继续投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建设中,历任山西厂厂长、4厂厂长、兵器工业部七局主任工程师等职,负责枪械弹药生产制造的技术指导,主持了我国第一代火炮等制式兵器的定型,为我国兵器工业特别是枪械制造技术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年9月,刘贵福因病在北京逝世。
作者简介
嵇立平:原《科技潮》、《人才》杂志社总编辑。现任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民盟通州区理论研究会会长。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有《中国下海潮》等4本专著,创作的“看车老人”等5个单集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播出。曾获新闻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本好书的荣誉,获得过多项国家及北京市好新闻奖、文学作品奖、课题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