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但当时很多人对他的军衔是存在异议的,因为在革命战争年代,常乾坤几乎没有怎么上过战场,相比那些身经百战的战将,他的资历确实太浅。
常乾坤
但周恩来却专门对此作出指示,他充分肯定了常乾坤对空军建设的巨大贡献,坚持授予了他中将军衔。
常乾坤究竟有多牛?开国大典上,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我军的飞机才能顺利受阅。开国大典结束后,朱德曾激动地说:“要是没有常乾坤,我都不算三军总司令。从现在起,我才真正是陆海空军总司令了!”
年,常乾坤出生于山西垣曲县毫城村,他从小聪颖好学,18岁时考入阎锡山主办的初级军官学校——太原学兵团。“五四运动”爆发后,常乾坤的思想受到极大震动,他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道路,并决定到革命形势高涨的广州去寻找人生方向。
年,常乾坤来到广州,并顺利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在学校期间,他又受到身边的共产党员同学的影响,在这年7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黄埔军校
年春,广东航空学校第二期招生。周恩来深知常乾坤品学兼优,是个好苗子,便主动问他:“你愿不愿意学航空啊?”
常乾坤回答:“愿意学,但我没有钱怎么学呀!”
周恩来说:“组织上帮助你。”
在周恩来的帮助下,常乾坤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航校。他学习刻苦认真,对航空理论理解较快,飞行技术也掌握得好,很早就放了单飞。
常乾坤
年6月,常乾坤作为飞行学员由广东国民政府派出,赴苏联继续学习航空。到苏联后,他先后进入列宁格勒中级军事航空理论学校、苏联空军飞行与领航学校、茹考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等院校学习,掌握了大量飞行理论知识。他还曾在苏联空军独立航空队服役,历任飞行参谋、领航主任,成为了当时苏军中最出色的飞行员之一。
常乾坤在苏联学习航空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学成后回国,为党的航空事业、为中国人民空军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七事变”爆发后,常乾坤到共产国际找中共代表任弼时,要求回国参加抗战。但得到的答复是:抗日战争可能是长期的,中间也许会有曲折,你要继续学习,安心等待。
常乾坤并不甘心,又去找了任弼时两次,在他的坚持下,年3月,任弼时通知他说:“共产国际已同意你回国。”
任弼时
常乾坤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他甚至没来得及参加茹考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的毕业典礼,就匆匆告别了年轻的苏联籍妻子和孩子,踏上归国的征途。
年12月,常乾坤终于回到了延安。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办航空学校尚提不到议事日程,但常乾坤却从长远考虑,向中共中央呈报了一份建议,提出航空干部的培训周期长,所需知识门类多、理论性强,必须早做准备,否则一旦需要时就来不及了,建议先成立一所小型学校,为我军培养空军的骨干人才。
毛泽东看过这份报告后,非常赞赏。中央当即同意并批准筹建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常乾坤被任命为教务主任,校址选在延安以北的安塞县。常乾坤在这里先后培养了六七十名学员,他们后来被称为人民空军的“黄埔一期”。
年8月,日本投降后的一天清早,任弼时把常乾坤叫了过来,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你们的愿望快要实现了,中央要你们马上赶到东北去,设法创办一所航空学校,培养一批技术骨干。”
常乾坤听后激动地说:“这是我们早就盼望的,我们要坚决完成党交给的这个光荣任务!”
这年10月15日,常乾坤率一行20余人启程赴东北,筹建人民军队自己的航空学校,周恩来亲自前来送行,他鼓励常乾坤说:“你们是放出去的鹰,遇事要多动脑筋。”
常乾坤等人到达东北以后,于年3月1日在吉林通化正式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他被任命为校长。
东北老航校旧址
学校成立之初,可谓是一穷二白,而且还经常遭受敌人的轰炸,针对这一现状,常乾坤想了3个办法:“拣破烂”、“招安”、“大搬家”。
“拣破烂”就是常乾坤动员全校师生一起四处寻找飞机和零件,辽阳、铁岭、东丰、朝阳镇、佳木斯、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凡有航空器材的地方,都留下了常乾坤等人的足迹。他们捡来的这些“破烂”,后来成为了航校训练的主要物质基础。
“招安”就是改编日本航空大队。日军投降以后,我军挺进东北时,在凤凰城附近包围了日军关东军第四练成飞行大队。常乾坤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派出代表,向他们宣传我党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并给他们送去粮食、蔬菜和牛羊肉。日军的队长林弥一郎大受感动,最终决定投降,他们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成为了东北老航校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林弥一郎
“搬家”则是因为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决不允许我军有航空学校存在,经常派飞机前来轰炸。常乾坤为此曾在一年中连续两次“搬家”,先是从通化历经两个多月搬到牡丹江,然后又从牡丹江历时一个多月搬到黑龙江的东安,成功地躲避了敌机的轰炸,可谓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航校“搬家”
学校建立起来以后,训练飞行员的挑战更大。当时学校的初级教练机全部损坏,中级教练机一架也没有,只有一些破旧的九九式高级教练机。但世界各国训练飞行员常规都是三个阶段:先飞初级教练机,再飞中级教练机,后飞高级教练机。这对我方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
常乾坤经过艰难的思考,决定越过初、中级两个阶段,直接飞高级教练机。但这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有人甚至说:“想一步登天,只怕飞得高,摔得重!”
但很多学员却都支持常乾坤的决定,他们说:“我们愿意冒任何风险上高级教练机。怕什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常乾坤和学校领导经过研究,最后果断决定:三步并成一步走!他们一方面采取了加强地面准备、增长带飞时间、改进训练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另一方面要求飞行人员和保障人员小心谨慎,尽力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保证不出事故。在他们的努力下,在年7月下旬的一天,一名学员终于单独驾着九九式高级教练机,飞上了万里无云的高空。
除此之外,常乾坤等人还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缺乏汽油,就反复试验用酒精代替;缺乏无线电设备,就用红白旗子和手势指挥;没有航空用表,就用马蹄表记时;没有飞行服,就穿布衣上天……
到年7月,航校已经培养出了各种航空技术干部余名,他们后来都成长为建设人民空军的骨干人才。年3月8日,常乾坤来到西柏坡,向毛泽东汇报航校工作时,毛泽东高兴地说:“很好,过去在延安办不到的事,今天办到了。你们为今后正式建立空军做了准备工作,培养了一些种子。”
年3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航空局,是代行空军职能的过渡机构,也是成立空军的基础框架,常乾坤被任命为航空局局长。
不久以后,在军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问常乾坤:“马上要召开政协会议,同党外人士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卫工作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地面上由罗瑞卿部长负责了,空中的你们能不能出点力啊?”
常乾坤当即接受了这个任务,经过紧张的筹备,他在年8月15日正式组成了人民解放军第一支飞行队,并在9月5日正式担负起北京的防空任务。
常乾坤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召集有关部门领导开会,商量阅兵事宜,常乾坤也参加了会议。会上聂荣臻问常乾坤:“你们能不能组织飞机编队,参加分列式,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常乾坤马上肯定地说:“可以组织小机群参加受阅。空军必须参加开国大典,要让毛主席、朱总司令看到人民空军的力量!”
聂荣臻听后非常高兴,马上让常乾坤抓紧时间准备。在接下来的20天时间里,常乾坤指示飞行员们抓紧时间搞训练,每天早上3点多就开始了,直到凌晨时分才结束。
常乾坤对安全问题也考虑得十分周到,他认为大典当天可能会有国民党飞机前来骚扰,建议受阅的飞机最少有4架带实弹,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然情况。这一建议最终被中央军委所采纳。
10月1日阅兵当天,下午4时35分,空中分列式开始,在空中总领队的统一号令下,飞行分队保持规定的高度差、速度和时间间隔,分别在米、米、米的高度,由东向西依次进入航线,然后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30多万军民看到自己的空军后,都禁不住欢呼雀跃!
开国大典时飞机受阅
这天晚上,朱德亲自设宴招待受阅的高级将领和飞行员,席间他主动向飞行员们敬酒,并称赞他们说:“你们飞得很好嘛,从现在起,我才真正是陆海空军总司令了!”
后来一位军史学者曾这么称赞常乾坤:
空军没有缺席这一盛典,常乾坤将军功不可没!作为当时空军的实际负责人,如果他消极保安全,让空军错过这一盛典,那将是空军的遗憾,也将是历史的遗憾!
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刘亚楼任司令员,常乾坤任空军副司令员兼训练部长。常乾坤收到这一任命后,激动地给刘亚楼发电报说:“我愿诚心诚意地协助您,兢兢业业地为建设中国人民空军而努力!”
抗美援朝初期,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空军参战。空军入朝以后,同朝鲜人民空军并肩作战,需要统一指挥。年3月15日,中朝联合空军正式成立,刘震任司令员,常乾坤兼任副司令员,并分工负责在朝鲜境内修建机场和筹措作战物资。
常乾坤(右)
常乾坤的任务非常重,上级要求他在短期内修好几个喷气式机场和土跑道机场,并筹备足够的作战物资。彭德怀甚至曾严肃地对他说:“如果按时完成任务,第一个得勋章的是你,如果完不成任务,第一个杀头的也是你!”
常乾坤深感责任重大,他亲自带人选址,还联系朝鲜政府发动了数万群众同中国人民志愿军一起抢修机场,终于在年9月前修好了6个喷气机机场、10余个土跑道机场和一批仓库,圆满完成了任务。
彭德怀知道以后,高兴地说:“常乾坤是老革命,怎么会怕杀头?但是完不成任务被杀头,他是不会干的!”
与此同时,常乾坤培养的空军飞行员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共击落击伤敌机架,美军“王牌”、“双料王牌”飞行员的神话纷纷破产,涌现出王海、刘玉堤等一大批空军战斗英雄,创下世界空战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毛泽东曾称赞说:“我们的空军是一鸣惊人,一鸣惊世界!”
王海
常乾坤在朝鲜期间,同大家一样住山洞,吃炒面,生活十分艰苦。美机经常来轰炸扫射,有一次把他们住的山洞炸塌了,封住了出口。在这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幸好电话线没断,他打电话通知别的山洞,才有人把他们抢救出来。战争结束后,朝鲜政府授予常乾坤“自由独立”勋章。
年我国成立了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常乾坤任副主任委员。他先后参与了初教—5、歼—5、运—5、直—5、初教—6、歼—6、歼—7等型飞机的研发和生产。中国启动核武器研究工作后,常乾坤全力支持,带着空军科研部门和部队,完成了运输、取样、空中摄影以及爆炸观察等多项任务。
但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渐渐将常乾坤的身体压垮,年,常乾坤感到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工作。后来他准备出差去研究歼—8飞机定型时,身患重病,经医院治疗无效,于年5月20日不幸逝世,终年69岁。
常乾坤
常乾坤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歼—8飞机,他真正为人民空军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歼—8飞机在年设计定型,年开始服役,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已经达成国际先进水平,相信如果常乾坤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