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延安
年6月1日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后改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军政大学,简称红大)在瓦窑堡成立,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训练部部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同日,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到会讲话。学员多人。
年6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解放日报》同日发表了这个《决定》。《决定》着重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时指出,在审查干部中,必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决定的公布对当时统一全党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认识起了重大的作用。它的发表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普遍整风阶段基本结束。
年6月1日
为培养西北医卫干部而设立的西北医药专门学校在延安开学。毛泽东赠以“努力奋斗、光明在前”的贺词,中共中央西北局赠以“为人民加紧培养科学的医药人才”的贺词。朱德、林伯渠、李鼎铭、傅连暲等均赠贺词。
老照片的故事
毛主席与保育院孩子们在一起
毛主席与保育院孩子们在一起
年1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延安城。3月份,在延安城南的柳林村办起了延安托儿所,额定收容前方将士的子女和烈士遗孤婴孩20名。延安托儿所成立四个月之后,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年,也就是年3月,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成立,不久,陕甘宁边区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
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扩充建设延安托儿所,接纳更多的前方将士子女和战区难童。
当时由于经费紧张,边区政府机关及中央领导同志纷纷捐款支持托儿所扩充建设工作,时任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会秘书的丑子冈具体主持托儿所扩建工作,这个扩建非常顺利,几个月以后,年8月20日,就开始接收新的儿童入院。
新的幼童入院不久,大家就发现托儿所的容量还是不够,于是决定在延安托儿所的基础上,干脆筹建一所更大规模的机构,目标是能够收容名儿童。
经过紧张奋战,一个多月后的10月2日,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第一院宣告成立,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延安第一保育院。
延安第一保育院成立的时候,日军已经占领临汾机场。为了防止日军空袭,年11月10日,他们从延安城南的柳林迁到安塞县小草峪村。
在他们迁离延安10天之后的11月20日,一个星期天,日军的7架飞机突然空袭延安。一时间人慌马叫,房倒屋塌,轰炸过后约30人遇难。
一年以后,形势稍微稳定,第一保育院开始在延安城北的李家洼建设新校舍。当时的院长陶汲波,一方面主持保育院日常的保育教育工作,一方面督导新院址建设,经常在两地之间来回奔波,总务科长白占玉则日夜守在工地上指挥建设。
年秋天,新院址建成。9月,第三任院长丁彤组织带领全院儿童顺利迁入李家洼。
年1月,延安第一保育院从李家洼出发,东渡黄河。年4月,延安光复以后,延安第一保育院一部分师生回到延安,回到延安的这部分于年9月,随陕甘宁边区政府迁到西安,开始叫西北保育院,后来改为西安市第一保育院。
自从年11月延安第一保育院迁往安塞之后,延安暂时没有了正规的保育机构,一些孩子只能寄养在老乡家里。为了解决这些孩子的保育问题,年春天,在距离中央驻地杨家岭很近的兰家坪山上,又建起了延安中央托儿所,由曾经主持扩充建设延安第一保育院的丑子冈任所长。
中央托儿所最初只有原为中央书记处住所的几孔窑洞,第一批只接收了七个孩子,他们是毛姣姣(李敏)、罗小金(李铁映)、贾丽丽、谢丁丁、陈小胖、王苏云和傅维芳。后来,接收的孩子不断增多,窑洞也逐渐发展到二十多孔。年,为感谢美国洛杉矶爱国华侨及国际友人给物资匮乏的中央托儿所捐助了一批药品、玩具、食品和生活用品,中央托儿所改名为洛杉矶托儿所。
年6月,内战爆发,胡宗南开始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11月,洛杉矶托儿所撤离延安,年5月,他们在中共中央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同时,也转移到西柏坡附近的苏家庄。
全国解放前夕的年4月,洛杉矶托儿所从苏家庄出发,乘坐中央安排的十来辆大卡车,进入北京,驻在万寿寺。他们在这里和进入北京的部分延安第一保育院师资合并,成立了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幼儿园。年,幼儿园迁到黄寺,万寿寺幼儿园和隶属总政的其他幼儿园合并,成为今天的总政幼儿园。
往期荐读
●赵刚在延长、宜川、富县调研时强调强化创新引领狠抓产业项目持续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网络强市
不见面的网上审批、不跑腿的政务服务、不打烊的智慧政府!
●数字延安
中英法德日韩六语种数字博物馆,让梁家河通过互联网走向全世界!●智慧圣地|陕西延安:打造智慧延安城市大脑的“陕西样本”
●信用城市
延安为西北五省唯一获“守信激励创新奖”的城市●网信开放季|“智慧延安城市大脑”欢迎走进延安网信……责编
吉洁编辑
马雷雷
来源:根据延安党建综合整理
原标题:《跟我学党史
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