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他一干就是18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丨弘
TUhjnbcbe - 2025/2/15 18:00:00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7098023515184729&wfr=spider&for=pc

今天

“弘扬英模精神”第16期

我们一起走进延安法院聆听

“全国优秀法官”刘改幸

忠诚担当、履职尽责

无私奉献、守护正义、执法为民的感人事迹

全市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延安中院举办

刘改幸同志简介

刘改幸同志生前系延安市延川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他扎根基层22年,忠诚履职,执法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因积劳成疾,于年9月26日因公殉职,年仅44岁。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其“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为其追记一等功,陕西省委政法委作出了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向刘改幸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其“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刘改幸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01

他一干就是十八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延川县人民法院审判员李小兵作报告

改幸刚工作时在稍道河法庭担任书记员,那是全县条件最差的基层法庭,只有两孔旧窑洞,一辆自行车。下乡办案时,改幸总是抢着骑车,让老同志坐在后座上。办案途中遇到上山或者过河,自行车就得推着、扛着。改幸曾经风趣地说,那两年他下乡,一半儿时间是人骑车,另一半儿时间是车骑人。就这样,他跑遍了辖区的每个村落。

年,改幸调入执行庭担任书记员。打这一年起,从书记员到执行员再到执行局长,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十八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那是年,在吴某申请执行追索劳动报酬案中,执行局多次查找被执行人都扑了空,但改幸不气馁,不放弃。他了解到被执行人爱打牌,于是四处查访,费尽周折,终于在当地派出所的协助下,找到了被执行人。经过两个月的努力,5万元的辛苦钱终于回到了吴某的手中。

做执行工作,要靠辛苦,要靠智慧,时常也会面临风险。法官张志成说,有次改幸和他去执行一起依法收贷案件,被执行人是个石匠,当时正在修石窑。没等他们说几句,这个脾气暴躁的石匠就举着手中的铁锤打过来,是改幸勇敢地迎上去将铁锤夺了下来……

改幸用他平凡的足迹,彰显了一名人民法官执法如山、忘我工作的精神,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许许多多刘改幸这样的人,用这样的精神,撑起了人民司法事业和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壮丽大厦!

02

刘法官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

延川县法院法官助理张延翠作报告

记得我刚进入法院执行局工作,那是年腊月的一天早上,天刚放亮,我和同事刘斌就跟随刘局长奔赴吴起县,去执行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年年底,刘局长带着我们冒着严寒去延水关镇刘家河村为当事人兑现执行案款。那是刘局长和同志们连续奔波十多天,最后在凌晨一点多从被执行人手中执行回来的13万元赔偿款。那天,刘局长虽然感冒着,但他一刻也不停歇。因为他想第一时间把钱送到当事人手中,那是一个因伤害而顿时陷入生活绝境的困难家庭。

当案款交到当事人手中后,当事人的父亲王大爷感动不已,他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赔偿款这个时候送来了,法官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

刘局长为民爱民的情怀体现在工作的一点一滴中,体现在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极端负责中。同事白旭忘不了,向群众发放执行款时,刘局长严肃地对他讲:“一毛一分也不能差!”同事冯林郁忘不了,校对法律文书时,刘局长认真地对他说:“丝毫也不能有差错!”

那些不曾远去的记忆让人刻骨铭心,痛彻心扉。每当此时,我就会打开电脑,播放那首刘局长挚爱的《望月》。

刘局长生在延川,长在延川,是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哺育了他,滋养了他。正是跟随着刘局长的脚步,年轻的我开始慢慢领悟到延安精神该怎样传承,司法为民该怎样用心去践行……

03

他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里

延川县法院书记员谢文娟作报告

刘局长走了,但在这个世界上,他和群众之间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年10月19日,刘局长去世后第24天,一个人来到了延川县法院,他是来给刘局长送锦旗的。

这个人叫曹涛,是马家河乡的一位农民。别人欠他30万元借款,法院判决后仍拒不偿还,他只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那是年的7月份,刘局长刚刚出院,身体还没有恢复好,但他依旧四处奔波,只为了尽早执行回案件款。这期间,曹涛生病住院亟需用钱,被执行人筹款又有个过程,刘局长就悄悄垫付了自己的工资,解了曹涛的燃眉之急。执行回首批5万元案款后,刘局长亲自送到曹涛的病床前。去世前的几天,刘局长把最后一批执行款交到了曹涛手上。万分感激的曹涛要请刘局长吃饭,被刘局长谢绝了,于是他就定制了一面锦旗,要在出院后送给刘局长表达谢意。现在,他病好了,拿着锦旗来到了法院,但刘局长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站在刘局长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曹涛手持锦旗哭成个泪人,他说:“我有病刘局长知道,给我送来治病的救命钱,我却根本不知道刘局长也有病,他从来没给我说过。我要是知道这些,哪怕钱先不要,我也不会催着他执行案子了。在我心中,刘法官永远活着!”

04

他的精神感动了一座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延川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呼世诚作报告

延川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如今,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人们又记住了一位好党员、好法官、好干部——刘改幸。10月4日,延川县下着小雨,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刘改幸的遗体告别仪式,这当中有他的亲属和同事,更多的却是一些当事人和素不相识的群众。一个人的生命只是一瞬,但是他的精神感动了一座城,感动千千万万的人。

现场有个大男人哭得泪流满面,这个人叫任加伟,在延川经营着一家红枣加工厂,他和刘改幸非亲非故,只是一起案子的被执行人,可是今天,他用自己的方式送别在人生最艰难时刻让他感到了法律温暖的刘局长。

年,任加伟的红枣加工厂因为拖欠合作方60万元,被起诉到法院。案子调解后,因无法按期履行还款义务,被强制执行。任加伟当时心里想,还不上钱,法院把他的公司拍卖了给别人顶债,他无话可说,但他的创业之路从此就要划上句号了,这都是他的血汗啊。当他向刘局长诉说了自己创业的艰难和企业的困境后,没想到刘局长鼓励他不要绝望并给申请执行人高某做工作:“任经理确实是想干一番事业。咱们县有个像样的民营企业不容易,要是企业倒闭了,多名员工的饭碗就没了着落,农民也会遇到卖枣难问题,我们应该放水养鱼,让企业好好经营,争取尽快产生效益、清偿债务。”谈话持续了整整一上午,刘局长的热心和任加伟的真诚打动了高某,他同意让任加伟边经营边还债。

如今,任加伟所欠的60万元工程款已全部还清了。在刘改幸人格魅力的感染下,任加伟积极回报社会,实施红枣收购最低保护价格,每年收购红枣达到万斤以上,让广大枣农也分享了企业的红利。只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当面告诉刘局长这个好消息了。

其他法院又是怎样向英模学习的呢?

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来源: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一干就是18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