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新闻发布会在延安举行。延安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建军,延安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彦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利东主持。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梁建军致发布词。
▲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建军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治理的有力抓手,也是加快推进延安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年11月,经省级推荐,国务院食安委将我市列为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城市。今年4月,延安市启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市人大将其列入全市年10件民生实事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有条不紊、稳步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以上率下,创建合力基本形成
一是高位推动。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赵刚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作出批示,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分别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延安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了由严汉平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为确保创建任务完成,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工作推进大会,明确了“整市推进,县区主创”的创建工作要求。二是夯实责任。抽调专人成立创建工作机构,制定创建《工作规则》《宣传方案》《督查方案》,明确了创建的任务和时限要求。市委考核办全力支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约束类减分指标”,减分上限为10分。市委巡察办结合巡察工作,将党政领导干部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夯实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的责任。三是层层推进。截至目前,我市13个县(市、区)政府已全部出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组织机构。宝塔等13个县(市、区)相继召开了创建工作推进会,统筹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二、聚焦补短强弱,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对标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新的验收评价标准,找准短板弱项,循序渐进扎实推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加强源头治理。农业农村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深化专项整治与农资打假,强化屠宰场指导服务。今年以来未发现抽检不合格农产品,共办结农资行政处罚案件25起,同时对黄龙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安塞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屠宰场进行了初验审核。二是规范市场秩序。市场监管局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食品和重点区域,建成投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和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发现风险隐患个,全部整改到位,查处食品案件件,罚没款万余元。城市管理局开展食品摊贩专项治理行动,全市累计查处未备案登记擅自占道经营起,未规范经营起,下发责令限期改正份,罚款元,食品摊贩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三是完善监管标准。为保障农村红白喜事、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局起草制定并积极推进《延安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立法,现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保障学校餐饮食品安全,我们收集整理制作了“学校食堂禁用、慎用食材和禁止供应食品品种目录”,赠送全市所有学校、幼儿园、餐饮配送企业在食堂张贴使用。同时,督促推进全市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食品摊贩管理制度,提高摊贩的食品安全意识。四是推广先进经验。全面推广餐饮外卖“食安封签”和餐饮“红黑榜”制度,开发试行了“一粘得”食品追溯小程序。召开食品小作坊园区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积极推广富县“政府主导、部门扶持、商会运营、租售并举”的园区建设、管理、运营模式,强化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等重点品种监管,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五是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市食检中心今年完成了6类77个参数扩项,现已具备18类个参数的检测能力。市粮油质检站建成专业实验室,配备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等食品安全指标专业设备和快检仪器,真菌毒素液相色谱仪检测扩项认定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六是加强食品监督抽检。按照《延安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全年计划开展监督抽检和评价性抽检共批次。截至目前,全市抽检已完成批次,完成全年抽检任务总数的%,其中不合格批次,合格率97.14%。以“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养老食品”“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走进民俗村”“走进早餐夜市”为主题,已组织开展8期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共抽检食品批次,快检批次,全部合格。
三、拓宽参与渠道,食安城市全民共创格局逐步完善。
充分利用延安日报、延安市政府网站、延安发布、“我是延安”客户端等各类平台,通过开设“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专题专栏、发布创建工作动态、播放宣传内容等方式积极开展创建宣传。同时,不断拓宽全民参与创建的渠道,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热情。一是聚“民智”。市创建办通过延安日报、我是延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