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刘江记者郑玮)有一种职业叫救死扶伤,有一种情怀叫甘于奉献;有一种无畏叫冲锋陷阵,有一种疫情叫一定能赢!有一种家乡叫“我不能回”!她就是安塞区招安镇卫生院王瑶分院特岗全科医生、副院长刘彩玲。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践行着一名乡村医生的人生芳华。
刘彩玲,主治医师,医院妇科医生,年末为积极响应“陕西省基层卫生人才工程扶助计划”政策号召,主动扎根安塞区招安镇王瑶卫生院,成为一名乡村特岗全科医生。
疫情就是命令,职责就是使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瑶卫生院作为安塞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区,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扎实规范开展疫情防控一线医疗服务工作。
年12月以来,疫情形式复杂严峻。作为区集中隔离点工作负责人,刘彩铃义无反顾,身先士卒,舍小家顾全局,24小时坚守一线阵地,安置隔离对象、履行医疗服务。医院驻地有10多里距离,因有时还得入户村组采集核酸,得不停的来回穿梭,她从小患有致密性骨炎,左腿行动受限,站立采集核酸一整天下来已是两腿僵直,疼痛不堪。为此,她为了能持续坚持工作,不让领导同事担心自己卸下阵来,自服止痛药10多次,每次面对同事们的关心询问,她都是强作正定,笑语嫣然。连日来,她日均采集核酸人份的记录至今保持。
隔离区一天白日的高强度工作已是心身疲惫,而夜晚加班更是常态。夜深人静之时,医护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她和同事们整理工作日志,核对日受检人员各种数据资料的身影,医院夜空的日常风景。她经常和战友们开玩笑地说:“半夜加班时的方便面和火腿肠咋就那么的好吃,是最美味的夜宵和犒劳”……
刘彩玲的丈夫是志丹一中学的教师,常年患病,所在学校在城乡结合部,离家较远。为了全力支持妻子的工作,带病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庭重担,领着两个儿子住校上网课。期间,小儿子流感高烧输液,母亲因病摔伤致骨折住院手术,她都没有请假脱离过一线阵地,思亲之时,每次都只是和亲人隔屏鼓励,相互慰籍……
新年元旦这天,陕北的乡间已是冰雪覆盖,霜寒凌冽,这天,也是她离开家乡奔赴抗疫一线整一个月的日子。清晨,迎着冬日的早阳,“安塞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区”的院子里,刘彩铃和她同事们正在整装代发,准备再次踏上入户村组采集核酸的路途。她坚信:疫情无情人有情,严寒过后是暖春!一定是!
编辑: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