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珍正在向来访者讲述过去的故事。本文图片澎湃新闻记者张家然“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80年前,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困难时期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从零开始,开荒种地,困难时甚至用自己的被褥、衣服运送粮种,最终在“烂泥湾”开垦出一片片良田,那首传遍大江南北的《南泥湾》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而今,在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的党徽广场,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积极分子们在此宣誓入党。走在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等景点,仿佛回到了当年的“陕北好江南”,亲历忙前忙后的丰收,看着过去的故事,激励着今天的奋斗。
在南泥湾镇南泥湾村村民侯秀珍老人家,珍藏着两把锄头,一把是父亲刘宝斋当年参加大生产运动留下来的,一把是她接续父亲,在南泥湾带领村民从事农业劳动,参加退耕还林时使用过的。
一直以来,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来访者,侯秀珍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过去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她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有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刘宝斋到侯秀珍,再到来访者,南泥湾精神就这样传承着。
南泥湾有着光辉的历史,却没有很详尽的记录,南泥湾农场退休老职工邢丹东正在参与《南泥湾农场志》编撰工作,其中涉及了很多南泥湾的历史,他向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