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张江舟、郭子良
深秋的梁家河村,弥漫在一片金*的阳光与秋色之中。
这是一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的小村庄,现属于附近的文安驿镇管辖。北宋时因梁姓人家最早依河而居而得名,明以后陆续有各种姓氏的家族迁入。现辖七个村民小组,农户户,总人口人,土地面积亩。梁家河是陕北地区典型的传统农耕村庄之一,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在千年文安驿古镇的身傍,梁家河从岁月深处一路走过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儿女。这里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剪纸、布堆画、秧歌等民间艺术世代传承;这里所属的延川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陕北第一支革命武装的诞生地,也是中央红*长征最先到达陕北与西北红*会师的地方。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决战争期间,梁家河先后出现了一批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奋战捐躯。
听当地干部讲梁家河的变迁
年底,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上千万的青年响应号召,奔赴农村广阔的天地。
年1月,梁家河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迎来了15名北京知青,他们插队落户来到这里,和乡亲们一起耕田种地,一起拦河打坝,吃同一锅饭睡同一个炕,梁家河的山山洼洼留下了他们劳动的身影和辛勒的汗水。这十五名知青的名单里有一个名字是:习近平。
十五名知青中,习近平、雷平生、王燕生、戴明、杨京生、佟达宁,这六名男知青被安排在同一个生产队里,在乡亲们的带领下开始学劳动、学生活。梁家河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既新鲜陌生,又沉重而艰难。
北京的知青们在这片贫困落后的土地上,与当地的村民们的帮助下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他们用青春和血汗实践着对*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在艰苦的岁月中磨炼自己的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后来的回忆中写到:“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几年中,我过了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习近平在经历了农村生活锻炼后,这个“吃苦耐劳,有知识,点子多的好后生”,逐渐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到他的窑洞串门的人也多了,习近平的住处逐渐成了梁家河的中心。在梁家河——中国最基层的农村,习近平了解到群众的疾苦和心声,造就了他一心为民的情怀和担当,并形成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参观习近平总书记知青生活时住的窑洞
年10月7日,习近平被推荐去北京上清华大学。在乡亲们的依依不舍下离开梁家河。他后来的忆文《我是*土地的儿子》这样写到:“15岁来到*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对于我们共产*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府的一切方针*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时间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
年9月27日,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回到梁家河村探望乡亲们。
年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委主席习近平到陕西考察调研,再次回到梁家河探望他曾经七年相处的乡亲们,鼓励他们发展生产,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近几年来,梁家河的村容面貌,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们住进了新房子,办起了农家乐,村里有了苹果示范园,现代化养殖基地,梁家河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践着幸福生活的梦想。展望未来,梁家河村以*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全面建成小康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苹果和养殖三大产业,努力建设生态、富裕、美丽、幸福乡村。
写生现场
年11月份,从15号至26号,中国国家画院的两位专业画家,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及研究员郭子良,各自先后来到梁家河村参观学习。他们都很细致地参观了这里的知青故居,习总书记工作和生活过的窑洞及山村田野,村史馆,以及周围一带的*土地农村,对习总书记的知青经历及心路历程做了认真的记录及学习和思考,也体会了梁家河村的变化与新貌。两人分别在当地一带写生与采风,画了一批陕北系列的人物肖像与乡村风情的写生,带着思想认识上与写生实践上的满满收获而归。
编辑:周珍珍崔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