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是我国煤炭、石油大省。近两年在煤炭等大宗能源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发展成果重点体现在了财政收入方面。数据显示在年1-7月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4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32.0%,较1-6月份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各项税收.21亿元,同口径增长32.7%,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9.5%;非税收入.28亿元,增长28.8%。
整体财政收入迎来了高于增长,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财政增长离不开各城市鼎力支持,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各城市的财政收入情况。
从各城市的财政收入规模来看,榆林和西安财政收入总量都在亿以上,领衔全省。延安市也在1-7月完成财政收入总量规模突破亿大关,而其他城市的财政收入总量都在亿以下,商洛、铜川财政收入总量偏低。具体来看各城市,榆林市1-7月完成财政收入.37亿,榆林作为能源大市,1-7月煤炭开采洗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加工业三大主要能源产业迎来大幅度增长,刺激全市能源企业利润大增,为地区财政积极创收。
西安市1-7月完成财政收入.32亿,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7%,不同于榆林市,西安并没有大规模能源资源做支撑,所以财政收入增速保持了较为稳健的增长态势。西安是陕西制造业大城,航空、汽车等产业发达,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工业迎来了复苏发展,另外作为省会城市,1-7月西安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03亿元,同比下降8.6%,降幅较1—6月收窄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也对财政增长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延安市1-7月完成财政收入.69亿,同口径增长38.5%,其中税收收入占比80.5%,同口径增长45.6%,回落11.6个百分点。1-7月延安市原煤、石油产业增长明显,财政税收能源税上缴比例较大。咸阳、宝鸡、渭南三座城市财政继续稳居第四到第六位,商洛、铜川财政收入总量较低,依旧处在垫底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