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南沟入画来
——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美丽乡村建设纪略
文/张秀峰
选稿:中乡美陕西选稿基地编辑肖燕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年来,安塞区委、区政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以新农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环境整治为抓手,将建设美丽乡村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狠抓落实。安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向纵深发展,向偏远延伸。
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现转型升级,该区开始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几年来,累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发展主导产业,改善基础设施,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现代新农村雏形初现,特色鲜明、宜居宜农宜游的美丽乡村正在快速形成。
党建引领促发展
从延安枣园出发,向西行驶15公里,走近高桥镇南沟村,在苍翠群山的环绕下,只见宽敞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小木屋,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南沟村辖7个自然村,户,人。有党员33名,其中女党员5名,平均年龄47岁。苹果产业为主导产业,现有果园亩,人均2.4亩。
近年来,南沟村紧紧依托市、县包扶兜底政策,顺势而为,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致力于特色产业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年,安塞区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刚一出台,南沟村党支部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难得的机遇。于是,在村党支书记张润生的带领下,村民将原本狭窄的老沟岔至南沟5公里村级道路进行了硬化,拓宽改造果园生产道路18公里,
“如果没有发动村民参与,根本不可能实现。”张润生说。
与此同时,南沟村还加大了对村民住宅和相关配套设施的改造建设。先后建成39套住宅小区,配套了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全面实施了斜屋面工程,完成亩花草种植,村庄绿化面积达多亩,栽植常青树25万株,栽植行道树多株,栽植连翘、丁香、红王子景带、红叶碧桃等景观树种多株,栽植樱花6万多株、腊梅20万株、月季30万株,进一步加强了村庄周围和主干道绿化。
良好的党风带动了南沟村文明向上的乡风民风,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修建了科技文艺活动室,修建了花园,不定期评聘文化站辅导员进行文艺活动辅。并且家家户户装上了卫星电视,改变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加了文化气息。
如今,南沟村村风文明,邻里和睦,治安良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平安幸福村。
经过村“三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村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收到了群众满意的效果。
服务全面惠民生
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丰富,绝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更包含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就需要各县区积极整合各类资金,用好上级补助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按照“渠道不乱、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全局、协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传统、乡风民俗相融合,综合带动美丽乡村村级组织、文化、旅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广大人民群众造福。
值得一提的是,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到精准扶贫体系中的延安市安塞区,恰恰就是在资金整合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安塞模式”。
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格局。面对这样的现状,区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认真组织各相关部门,紧紧围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及美丽乡村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学深学透相关文件精神,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电话、板报、标语、简报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这一涉及千家万户的惠农工程深入人心。
“小财政撬动了社会大资本。财政资金不仅直接支持了美丽乡村建设,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政策激励和引导作用,吸引了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安塞区农业局局长说,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用好财政奖补资金,更要想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综合规划谋长远
树立“大乡村”理念和“一盘棋”思想,成片连线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域。延安市安塞区结合“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加快美丽鼓乡建设”的“一争三快两率先”的总体要求,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下去,以各乡、镇政府为作战单位,搞好组织协调,发挥好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通过筹资筹劳、入股融资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注入,全县各级财政部门将牵头力抓强推动,争取在全省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先进县区,真正落实“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建设思路。
目前,南沟村作为安塞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已经完成了“三园三村三基地、一带一路一谷”的建设任务。“三园”即陕西省精准扶贫示范园,陕西省水土保持示范园,陕西省现代果业示范园;“三村”即陕西省注明商标示范村,延安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延安市首批“一村一品”专业村;“三基地”即中科院地环所和西农大产研学基地,国家山地科普教育基地,农民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一带”即万亩果业带;“一路”即长22公里的高桥——万花路;“一谷”即格桑花谷。今年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
它的建成,将给延安及周边县区居民提供一个集现代农业、生态旅游、黄土风情、休闲度假综合一体的农业生态示范园。
南沟村只是延安市安塞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思路,各项目村依据各自的地域特点,立足实际,制定适合于自己发展、体现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并不要求千村一面、千篇一律。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县委、县政府要求,要本着节俭、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规划,切实把项目区规划建设成宜居宜农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区。
正如安塞区政府主管扶贫工作的政府副县长张志贵所说,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规划先行,只有科学规划,才能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规划不仅仅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还要统筹考虑今后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和文化规划。
随着延安市安塞区打造美丽乡村的步伐不断加快,南沟村作为美丽乡村项目之一,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现在,该村不仅出入方便快捷,而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竞争力,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进一步提振南沟村经济。
作者简介:张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