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业绩任性变脸审计机构走马灯延安必康疑点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21调查丨业绩任性变脸、审计机构走马灯!延安必康疑点重重的财务魔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赵云帆上海报道


  年报难产,业绩变脸,曾在去年六氟磷酸锂大涨中被五百家投资机构踏破门槛、俨然是未来希望之星的延安必康(.SZ),如今却再次变回了那个屡探监管底线的失信企业。


  5月9日晚间,延安必康公告,公司收到了今年第二封证监会《行*监管措施决定书》:陕西证监会对延安必康董事长兼董秘韩文雄、总经理邵新*、财务总监方曦出具两份警示函,事由分别针对此前公司4月底方才披露的业绩大幅变脸,以及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审计年报这两件事。


  今年以来,短短的5个月中,延安必康累计已经两次收到行*监管措施决定,2份
  过去两年,延安必康在实控人李宗松的操盘下,多次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虚增账面货币和股东违规资金占用等问题,遭到交易所的问询
  多年于证券法边缘试探的延安必康,其未来两个月能否及时披露无保留意见的审计年报,或将直接决定其未来能否保住上市地位。


  根据记者调查发现,延安必康披露的业绩快报修正归因或难自圆其说,包括年报审计流程也存在诸多疑点。


  业绩修正理由牵强


  延安必康此前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原预计年盈利9.5亿至10亿元,但根据其4月30日披露的业绩快报,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为-8.78亿元,前后业绩差距达到18亿元以上。


  对于如此大幅修正业绩的原因,延安必康给出的“理由”却让人费解。


  其公告称:“子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能源产品为六氟磷酸锂……锂电池产业链相关的原材料价格较以前年度均有大幅度的上涨,尤其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从年8月份最低价7万元/吨到年10月27日最低价51.5万元/吨,涨幅达到.71%。以上市场因素使得九九久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对公司收入提升有较大的贡献度。”


  而在标榜子公司今年业务大幅提升之后,延安必康却话锋急转,表示:“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应收账款根据预计可回收金额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对于资产减值测试方面,公司对各资产组计提减值。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对具体涉及哪个客户出现应收账无法回收,何种风险导致需要进行单项应收账款减值,什么科目会出现资产减值,延安必康却是只字未提。


  纵观整个年,延安必康都被认为是锂电行业的“新势力”。


  年7月以来,公司合计披露了9份投资者关系记录,接待了家基金公司,67家券商,总计余家机构先后到访调研。随着市场的热炒,公司二级市场市值一度接近亿人民币。


  站在锂电风口,为何公司却要“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坏账和资产减值,数额还高达数十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有限的披露信息,以及历年财报情况中发现了一些端倪。


  毫无征兆的应收账款减值


  公开资料显示,延安必康主业包括医药中间品生产,医药商业流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生产,六氟磷酸锂等。


  其中,年大火的六氟磷酸锂仅占公司业务很小一部分。根据半年报,六氟磷酸锂销售当期收入6.69亿元,占比19.41%;而占公司业务大头的是医药商业业务,达到20.94亿,占比60.72%。


  那么大额应收账款单项减值的来源,究竟是六氟磷酸锂,还是医药商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翻阅延安必康年年报发现,公司历年进行的单项应收账款减值计提,主要来自医药商业业务,但金额非常有限。


  截至年年底,公司披露的单项应收账款减值计提合计为.万元,其中年度新增金额仅为.8万元。


  此外,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的单项应收坏账反而转回.7万元,导致历年单项计提减值降至.万元,财务情况有所好转。


  从被单项减值的应收账来看,客户涉及诉讼,经营异常以及企业注销的情况较多,不过绝大多数金额仅在万元上下。对于一年四十亿收入的延安必康来说,这样的单项减值无异于九牛一毛。


  根据年公司财报,延安必康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合计达到17.72亿元。相应的坏账准备余额合计为.5万元,意味着前五大客户的应收账的合计计提比例也仅为3%左右。

图片来源:延安必康年年报


  其中,第一大客户应收账款达到8.23亿元,计提坏账准备万元,计提比例仅为2.2%。


  虽然延安必康并未在财报中披露如何依据账龄计提坏账比例,但联系一般企业的账龄坏账计提水准(一般一年以下账龄计提1%~2%,一年以上计提5%),前五大客户的应收账龄或许并不长。


  一位审计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单项应收账款的损失计提主要来自于欠款客户自身面临的较大信用风险,包括客户的破产、注销或者重大诉讼导致风险,属于偶发事件。金额较大的单项减值往往发生在对单一客户依赖比较严重的产业中游企业,而且一般不会没有预兆。


  由于此前延安必康表示年年报可能出现大额应收账减值,且金额较大,其意味着延安必康欠缴应收账客户,可能有数个企业一齐“暴雷”。然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微乎其微。


  那么独欠8亿以上的第一大客户,“暴雷”的可能性又有多少?


  记者统计延安必康近三年大客户数据,发现公司第一大客户三年合计的销售额分别为年1.亿,年3.亿,年3.亿,三年合计销售额为8.02亿。


  然而以上一系列数据的矛盾之处在于:公司三年中的第一大客户的合计销售收入,竟然及不上年末某一客户的应收账总余额。而该客户坏账计提水准暗示账龄较低,其又与三年年报披露的第一大客户销售数据相悖。


  即便假设公司历年第一大客户与第一大应收账款方为同一方,意味着第一大客户常年出现应收账款欠缴的情况,延安必康为何在过去几年中对大额应收账款风险,包括风险客户名称只字未提?


  为探寻前述矛盾合理性,记者尝试翻阅公司半年报,但该报告并未披露前五名的应收账款情况。


  究竟延安必康的大客户是何许人也?应收账款单项减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而为何此前的坏账减值计提中没有反映出相应风险?


  诸多问题,只能等待延安必康披露年报时作进一步解答。


  审计过程疑云重重


  在延安必康的整个财报季相关信息的披露过程中,审计机构一直是被边缘化的角色。


  根据此前披露的年业绩快报,延安必康在“变脸”前的预告业绩,是与审计机构进行初步协商后得到的结果,但“由于公司与年报审计机构在重大事项上未能达成一致,因此,业绩预告修正有关事项未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


  目前,延安必康董事长韩文雄兼任公司董秘,可谓信披和决策“一把抓”。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今年4月以来,连续有30多个A股公司因疫情影响出现业绩变脸。但大部分公司“变脸”决定一般会与审计机构沟通决定,一些公司也会因审计建议对业绩进行修订。


  而刻意绕过审计机构进行业绩预披露的情况,可谓极其罕见。


  事实上,过去数年中,延安必康也没少在审计事务所这件事儿上折腾。


  去年11月,因为查实公司虚设银行对账单隐瞒货币资金去向,陕西证监局曾对延安必康时任年报审计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处罚万元。此前,延安必康已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永拓会计师事务所。


  年4月,延安必康被时任审计机构永拓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年报非标意见。8月27日,公司披露半年报后,更是火速宣布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


  但仅四个月后,未完成年报审计的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再度被换,北京兴昌华会计师事务所疑似开始担任审计工作。


  公告显示,北京兴昌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合计高达万元。


  有意思的是,记者查询年年报审计费用情况发现,与延安必康审计费用相似的企业中:宁德时代的审计费用为万元,牧原股份为万元,格力电器为万元;而如中金公司,华夏银行等众多金融业巨头审计费用亦均不足万元。


  那么能令延安必康提供如此天价审计费用,审计机构究竟是何方神圣?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兴昌华会计师事务所截至年12月31日合伙人仅2人,注册会计师28人,其中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8人。该机构年仅有证券类审计客户3家,审计收费金额也仅有93.21万元。


  一位审计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万的审计费用在业内偏高,如果之前事务所只有90万的相关收入,不太可能获得万的单子,其中原因不难想象。


  (作者:赵云帆编辑:朱益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