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进红色美丽村庄延安市吴起县绿满黄土 [复制链接]

1#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吴宇婷):时值盛夏,山风轻拂,湛蓝的天空下群山吐绿,偶有白云浮现,空气清新怡人……6月9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网信办共同组织的“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网络主题宣传采访活动走进延安市吴起县,眼前的景象令人沉醉。又有谁能想到,这里曾经还是“满眼眼还是那*土山”的模样。

绿色吴起摄影吴宇婷

吴起县位于延安市的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典型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也是我国具有典型区域特征的半干旱地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繁衍生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维持生计,农民漫山放牧,植被破坏严重,有时风沙漫天,生态环境恶劣,群众广种薄收。年年倒山种地、漫山放牧,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又十分频繁。到年底,全县有11.8万人,而农作物种植面积达万亩,牲畜饲养量49.8万头(条、只),其中散牧羊子达23万多只。

刘河湾村老*员刘满讲述退耕还林带来的变化摄影吴宇婷

“我们这原来是荒秃秃的山,村子附近都是成片的坟地,村子也穷。”刘河湾村老*员刘满回忆道,过去的农民都是广种薄收,20世纪70年代一亩地的谷子连斤都不一定产得出,肥料、人工、雨水都不足,只能靠天吃饭。

20世纪70年代的吴起风貌供图吴起县委组织部

人垦畜踏,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堪重负,吴起县的农村经济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恶性循环“怪圈”。“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尖锐的林牧矛盾,成为吴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退耕还林,整个吴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退耕还林,刘满感触颇深。

年,吴起县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大胆地做出了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逆向开发战略决策,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并于当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县整体封山禁牧,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年,吴起一次性退耕.5万亩。

退耕还林带来的利好,当地百姓都有切身感受。

“刘河湾的变化,我是亲眼看到的。从以前的荒山秃岭,到现在树多了,林密了,生态修复了,百姓的生活也更好了。”望着远处被葱绿的树木覆盖的群山,77岁的老*员蔺润甫说起当地发生的变化,感慨不已。

老*员蔺润甫提起家乡变化喜笑颜开摄影吴宇婷

据了解,截至年底,吴起全县共完成国家上一轮退耕还林面积.37万亩,完成市级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21.3万亩。

要退耕还林,还要让百姓吃好饭,过上更好的生活,吴起县一方面建设高标准农田,全县实现了人人2亩以上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吴起县另一方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吴起草畜业和林果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成为群众稳定的致富产业,农林牧三业用地比例由年的60:34:6调整为5.2:73.9:20.9,已形成了一个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的经济发展格局。

而现在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百姓生活却比之前更好。

“现在我养了三头猪,还在村里当保洁员,加上土地流转费,一年也能挣个三四万元。”刘河湾村村民孙*介绍。年,他把6亩地以元一亩的价格流转给村集体建果园,自己能挣三份钱。“日子越来越好了。”孙*提起目前的生活,眼含笑意。

刘河湾村村民孙*介绍情况摄影吴宇婷

孙*说的果园是指年,刘河湾村集体研究决定,由支部引领、*员带头、群众参与、集体流转80亩土地种植袖珍苹果,打造果游一体采摘园。

“今年正式进入挂果期,市场前景广阔。”刘河湾村*支部书记马海源说,“我们现在将果园承包给了个人进行管护,等到收益时,承包人可获取五成收益,剩下五成归村集体所有,今年预计产量能达到斤,总收入20万元,村集体收入将达到10万元。”

20多年来,吴起县全县累计退耕还林.79万亩,林草覆盖率从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72.9%;同期,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从元增长到元。吴起县退耕还林工作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坡绿了,日子好了,百姓脸上的笑容也更甜了,一个宜居宜游、生态美丽的新吴起,正在不断崛起。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